您好,欢迎来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首页>>红色教育

  • 在历史中汲取力量

    红色教育是对历史的铭记,更是对未来的展望。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,到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,从长征路上的坚韧不拔,到抗战烽火的浴血奋战,红色基因贯穿始终。 红色教育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。在艰苦的岁月里,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,不畏艰难险阻,为了理想抛洒热血。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[详细]

  • 坚毅女杰江竹筠:西柏坡精神的远方火种

    在西柏坡的革命征程中,江竹筠虽未亲临此地,却与这片圣地精神相通,用热血与生命谱写壮丽篇章。1948年,江竹筠在重庆负责中共地下党刊物《挺进报》的组织发行工作。由于叛徒出卖,她不幸被捕,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监狱。狱中,敌人对她施以种种酷刑,老虎凳、吊索、带刺的钢鞭……妄图从她口中撬出党的机密。面对敌人的凶残[详细]

  • 重温保定红色记忆,砥砺前行力量

    保定红色故事,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,闪耀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智慧。读完这些故事,我深受触动。“二小放牛郎”的故事家喻户晓。王二小面对凶残的敌人,镇定自若,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,用自己年幼的生命,换来了乡亲们的安全。他的勇敢与牺牲精神,深深震撼了我。这些红色故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。王二小在危险面前,不[详细]

  • 西柏坡精神

    西柏坡精神,诞生于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——西柏坡,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。 “两个务必”是其核心内涵,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;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。在革命胜利前夕,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,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挑战。谦虚谨慎能让人[详细]

  • 正定县名的由来

    正定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西部是河北省会石家庄下辖的一个县,古称真定常山恒州振州,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,文化历史深厚,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那正定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?实际上正定原名真定,在中国古代避讳制度就是为君者讳为尊者讳,因为皇帝爱新觉罗 胤禛,雍正元年四王爷当成皇帝了,所以跟禛字有关的[详细]

  • 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

    翻开历史的长卷,那段红色记忆熠熠生辉。在战火纷飞的岁月,革命先辈们怀着坚定的信仰,前赴后继地奔赴战场。长征途中,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,踏过草地、翻过雪山、强渡江河,哪怕饥寒交迫、伤痕累累,也未曾停下前进的脚步。狼牙山上,五位壮士临危不惧,在子弹打光后,用石块还击,宁死不屈,毁掉枪支,义无反顾地纵身[详细]

  • 扎根西柏坡的李保国

    在西柏坡的红色热土上,李保国是一抹格外耀眼的亮色。他虽未经历战火硝烟,却用另一种方式,为这片土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。李保国是一位农业专家,怀揣着让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,扎根西柏坡周边的太行山。他一头扎进果园,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,耐心解答各种难题。面对落后的种植观念和贫瘠的土地,他没有丝毫抱怨,而是[详细]

  • 西柏坡的幕后守护者

  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征集红色故事甘霖,我党情报战线上的战斗英雄。1942年,他担任平津地区情报小组负责人,在国民党要害部门建立情报网,获取大量重要情报。1948年10月,辽沈战役期间,蒋介石密谋傅作义偷袭西柏坡。这一机密计划虽严格保密,但仍被甘霖情报组获取。当时情况危急,秘密电台故障,甘霖果断整理情报并写详[详细]

  • 小侦察员张嘎

  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征集红色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,白洋淀有个聪明勇敢的小男孩叫张嘎。 有一次,八路军的钟连长受伤,在张嘎家养伤。敌人得知后,前来搜查。张嘎为了保护钟连长,急中生智,把钟连长藏在自家的柴草垛里,然后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,巧妙应对敌人的盘问。敌人一无所获,只好灰溜溜地离开。 后来,[详细]

  • 西柏坡之行--感悟红色精神

    走进西柏坡,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圣地,时光仿若倒回烽火年代。踏入中共中央旧址,一间间朴素的土坯房,一张张老旧的桌椅,都在静静诉说往昔。在这里,党中央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,为新中国奠基。“两个务必”的号召振聋发聩,警醒着党员干部保持清醒与艰苦奋斗的作风。 此次西柏坡之行,是生动且深刻的一课。革命先[详细]